2025-09-03 10:36:38来源:温州网点击:1163 次
在苍南经开区,一家名为重塑(苍南)能源有限公司的企业,正在装修临时厂房,预计今年9月份投产,成为苍南新兴产业矩阵中的新成员。
该项目是苍南清洁能源产业链的关键一环,填补了当地氢能源产业方面的空白。
推进产业建链、延链、强链,是苍南实施“工业强县”战略、重塑产业体系、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不懈努力。
企业因“电”结缘而“链”上苍南——
重塑(苍南)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泳生,最近除了忙着装修临时厂房,还正在推进正式厂房的有关建设审批工作。
他透露,正式厂房拟选址苍南县绿能小镇,规划用地面积36亩,总投资10.9亿元,计划今年9月12日开工建设、2026年10月底建成投产。
重塑(苍南)能源公司是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重塑能源”)投资的企业,主营氢燃料电池的生产销售,将建设燃料电池生产线及配套设施。
作为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企业,重塑能源为何选择到苍南投资?主要是因为被苍南丰富的清洁能源“电”到。
赵泳生介绍,重塑能源2024年在港股上市前,正寻求与地方政府合作,落地氢能源板块。“当时多地政府与我们洽谈,其中不乏东部省份的省会城市。最终选择苍南,核心原因在于该地具备丰富而良好的绿电资源,高度契合企业‘绿电制氢’的发展战略。而且苍南正在建设绿能小镇和碳达峰示范园区,与企业氢能业务产业协同性强,资源匹配度高。”
他所说的绿电就是风电、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。重塑能源绿电制氢,就是通过电解槽装备,利用绿电电解水制取氢气。这种氢气也叫“绿氢”,可作为动力能源运用于客运公交、货运卡车等交通工具,或用于生产绿色化工产品。
苍南县发改局党组成员、县委社建委专职副主任章如景介绍,苍南县核电、风电、光伏等清洁能源,已落地的项目总投资高达2000亿元,装机容量超1300万千瓦。等浙江三澳核电项目、9个海上风电全部建成后,年发电量可达730亿千瓦时,超过温州市全市2024年的用电量。这些清洁能源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。
苍南因为爱“链”而招大引强——
近年来,苍南县深耕清洁能源及相关产业,已走出了一条以“千亿核电、千亿风电”为引领的动能转换新路子。聚焦“核风光水蓄氢储”清洁能源产业全链条发展战略,一直大力招引“链主”型企业和关键技术企业。
“我们落地苍南,除了产业链匹配,还有一个原因是被苍南的招商诚意打动。”赵泳生说,苍南政府团队业务专业、响应迅速、沟通高效,在企业提出问题后,通常两三天内即获回复,甚至周末召开紧急会议协调,“去年10月份,因协议某条款需变更,苍南县领导周六带队赶到上海与我们磋商,返回后周日立即召集相关部门开会当场敲定方案。”
他介绍,2024年6月26日,苍南与重塑能源开展首次对接。当年7月4日,苍南县委书记前往上海考察,7月23日苍南县县长率队再赴上海洽谈,历经19天完成意向签约。项目于2024年参与温州市第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。
为了招大引强,苍南还积极寻求与国内头部能源企业的深化合作,与“中广核”合作,推动核关联产业发展、科技研发、人才培养等全方位合作;与“远景”“华能”合作,加快推进海上风电及装备制造业合作发展;与“华能”合作,开展新能源产业布局与科技研发……这些框架合作协议金额超1400亿元。
产业因为依“链”而向质跃升——
建链、延链、强链让苍南实现传统产业焕新与新兴产业集聚的双向突破。
以三澳核电为起点,苍南绘就发展清洁能源的宏伟蓝图,向着集齐“核风光水蓄氢储”清洁能源项目“七龙珠”目标推进,凭借“千亿风电”的规划建设,苍南引来了全球领先的绿色科技企业远景能源公司,打造风电全产业链生产基地;为了补齐氢能产业链,苍南引入重塑能源,预计还可通过该项目带动储氢、加氢站建设运营、离网充电设备生产等产业链企业落户……
近两年苍南清洁能源关联产业项目大幅扩容:2023年,能源及关联产业签约15个项目,签约额1083亿元;2024年签约10个项目,签约额202.4亿元。
产业链的培育不止于能源产业。在新材料、大健康甚至番茄种植等领域,苍南同样坚持向“新”而行、以“链”提质。例如在传统印刷包装产业上,苍南培育了云码科创园,建立GM2D和碳足迹研究院,并引入RFID(射频识别)研发生产企业“思创医惠”,通过将RFID技术应用于传统包装,实现产品全流程智能追溯,不仅能够提升包装产品附加值,还将助力苍南传统产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方向转型。今年上半年,苍南高新投资占固投比重46.4%、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22.9%、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增长17.1%,三项指标均居全市第一。
如今,越来越多的“工业移民”正在苍南集聚。诸如“重塑氢能”“远景零碳”“苍海禾能”等,有别于传统脸谱的项目名称频频出现。名称的“怪”,意味着技术焕新、产业重塑。
记者手记
从三澳核电项目落子开始,苍南立足自身禀赋,找准产业链关键环节,以长远眼光和务实服务推动产业集群成形,繁育出了一片清洁能源及关联产业“森林”。
首先是以资源引产业,依托充沛的绿电资源,精准吸引风电、氢能、储能等高端制造项目,实现资源与产业的耦合。其次以问题为导向,坚持缺啥补啥、弱啥强啥,最终实现产业生态的整体跃升。此外,以诚意促招商,从县领导带队高效磋商,到周末加班推进项目,展现出了强链的决心和诚意,成为引资软实力。
对很多县域而言,资源有限、竞争力不足往往是发展瓶颈,而苍南实践表明:坚定秉持产业链思维和战略定力,可以实现资源集约利用、传统产业蜕变和新兴产业集群发展,真正形成具有辨识度的产业地标。在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,它为我们提供了县域产业迈向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范式——不是被动等待机遇,而是主动编织未来、创造未来。
凡来源注明中国阳光能源网的内容为中国阳光能源网原创,转载需获授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