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7日,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,介绍山东深化地质工作改革创新,以高水平安全护航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情况。
会上,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党委副书记张玉洪表示,省煤田地质局聚焦服务“双碳”战略,共建全省首个盐(矿)地下空间储能科研平台——盐(矿)地下空间储能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,致力于盐腔探测、利用潜力、地下工程建设等技术攻关,目前,开展盐穴储能储气项目10余个,约占全国同类项目1/3。
“通过利用丰富的地下盐穴资源实现大规模电力储能,就像一个埋藏在地下的‘超级充电宝’,有效支撑了电力系统的平稳高效运行。”张玉洪说。
在攻克关键技术瓶颈方面,山东省煤田地质局总经济师、二级巡视员杨平介绍,省煤田地质局率先在全国构建起盐穴储能领域“地-井-腔”协同勘查技术体系,采用高精度三维地震精细探测、大口径复杂地层快速钻进、精准定向对靶等技术,破解省内多夹层盐腔建库改造难度大、盐穴形态刻画精度低、腔体稳定性评价复杂等多项“卡脖子”技术难题,助力地下废弃盐穴变身“储能聚宝盆”。
强化平台人才支撑是盐穴储能探索的关键一环。杨平介绍,省煤田地质局通过创新“院士工作站+特聘专家工作室+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+科研创新中心”四位一体招才引智模式,对盐穴储能进行重点技术研究,在盐腔探测、利用潜力评价、地下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。